食爱物语之三鲜水饺
1
办公室就是个小社会,大家嘴里都说忙忙忙,可却总有时间聚在一起聊闲话。早晨的堵车、孩子的补习班、家里第三轮婆媳大战、老公又变化了藏钱地点……内容零零碎碎,但绵长悠远,且屡禁不止。
去年端午节,因为不发东西,全员聚堆抱怨、气势磅礴,聊天小分队第一次达成了全员共识,而今年虽然发了粽子,却因为爆发了甜咸之争,反而不能够相亲相爱了。
新来的玲子提着粽子礼盒,高跟鞋踩着节奏抱怨,“全都是甜粽子啊,单位可真小气,我从来不吃红枣的粽子,我只吃蛋黄肉粽子的……”
她把盒子往办公桌上一扔,甜粽子党立刻从四面八方杀了过来,“知道你是南方人,每个节日我们都得重新知道一遍!”
我们始终记得玲子来报到的那天,那天是三九第一天,领导带着玲子进了屋,我们齐刷刷地抬头,倒吸一口凉气。
玲子穿着裙子和丝袜,冲我们一笑,而我们裹着厚重的毛衣、外面还穿了马甲,全都抱着个热水袋挤在暖气边上取暖。玲子的笑容甜甜的,她的声音有点娇,“我叫玲子,我是军嫂哦,初来乍到,请多关照!”
玲子是为了爱情到北方,玲子的老公大伟是军官,两个人相恋四年,之后大伟被分配到了北方的部队,玲子,一个柔柔弱弱的南方姑娘,毫不犹豫地选择随军。
就冲着玲子为了感情的这份儿付出,我们的佩服和崇拜之情在闲聊中持续了一周,直到一周之后,我们被玲子的南北差异逼出了家乡自豪感。
在食堂吃饭的时候,玲子端着盘子,皱着眉头看盘子里炖成了糊糊的土豆,“天啊,这是什么啊,这看上去像是谁吐的!”
下一个菜是红烧肉,玲子挑挑拣拣,“这么油的菜给谁吃啊。”每个炖菜都惨遭玲子的毒手和毒舌,跟在她身后打饭的同事被气出了内伤。
那天玲子只打了米饭和咸菜,在她看到了汤盆里的羊杂汤的时候,玲子完全被北方的饮食打败了。
她恨恨地吃着米饭,“这都是些什么菜!过分烹调,又加了这么多油,一点都不健康!再说那个汤……”
老刘风轻云淡地回应了玲子,“明天食堂做包子,没有米饭。”
玲子被噎得一阵咳嗽。
玲子的种种言行,成为了我们下午闲聊时的瓜子伴侣。
“你们说,现在都全球化了,从南方到北方,至于有这么大的南北差异吗?而且我好多同学也都在深圳上班,反应都没有这么大啊。”
“不不不,你想错了,这个根本不是南北差异,这是玲子和普通人的差异才对。玲子啊,她那么挑,是因为她妈妈很会做菜,养成了习惯——”
“这么一个小姑娘,能适应得了我们这的生活吗?”
“没有妈妈的照顾,老公又不常在家,这么娇滴滴的小姑娘,我看够呛!”
我们闲聊的时候,玲子正在隔壁办公室的电脑上做功课,她恨恨地在搜索引擎上输入:日常东北话学习……
2
三千公里的距离,二十度以上的温差,处处都显示出这里和家乡的差异。
玲子放弃了她的裙子和丝袜,按照我们的配置,穿上了厚重的羽绒服,过膝的靴子,甚至还夸张地买了能盖住耳朵的棉帽子,装扮完整个人胖了一大圈。
她挺过了三九天,捱过了北方冬天的夜晚,见到了漫天大雪和大雪之中街头的烤红薯。
春暖花开的时候,玲子的爱情有了结晶,她怀孕了。
我们办公室全员都跟着兴奋不已。
大伟平时工作期间需要在部队值班,每周只能回来一次,他怕玲子一个人太孤单,特意让自己老妈过来陪伴。
玲子和我们说起过她的婆婆,满是敬佩和赞美。她的婆婆是个典型的北方老太太,孩子的父亲去世得早,这么多年就靠着老太太一个人养大了儿子。
老太太没来的时候,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办公室所有人心中的好婆婆。她一个人在农村住,按照季节给玲子和大伟送吃的,鸡肉、鸡蛋、蘑菇、各色蔬菜,听说玲子喜欢山里的榛子,她寄给了玲子满满一袋的榛子果仁。
拆开那个包裹的时候,整个办公室发出了一阵惊呼,这么一袋子的果仁,需要采多少榛子、晾干、炒熟、再砸开才能得到啊,而砸的过程中,自己都没有舍得吃,全都攒了下来。
几个生活在婆媳大战之中的女人当场发出了哀叹,这个玲子可真是好命啊。
但相爱容易,相守难。玲子接来婆婆之后才发现,两个习惯不同的人相处起来并不简单。
周五快下班的时候,大家又聚堆讨论“晚上家里吃什么啊”。
不提还好,一提起这个,玲子哭丧着脸,“饺子,老刘,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饺子啊?冬至吃,夏至也吃,过年吃,平时还吃,我婆婆就喜欢包饺子,三鲜馅的饺子,天天都是,家里一股韭菜味,哎。”
“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,包饺子多麻烦啊,你婆婆有这个耐心,你还不领情!”
“我哪敢不领情,可是,我不爱吃啊。我婆婆说大伟喜欢吃,所以每次大伟回来,都是饺子,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我,哼。”
饺子似乎成为了导火索,顺带着引发了其他慢慢浮出水面的矛盾。
原来,玲子的生活,基本是上班,下班,下班之后出去玩,回家之后懒懒地一躺。家里一直混乱到周五,大伟就会回来收拾了。
婆婆根本没有想到,这个看着懂事勤快的儿媳妇,生活中竟然是这样的状态。
看那成堆的衣服、沙发上堆着的零食、从来不叠被的床铺,婆婆的眼睛瞪得老大。
婆婆说了几次,但玲子并不悔改,还一通歪理振振有词,“那个被子,铺在床上也蛮好看的,为什么非得叠起来啊,再说叠起来,晚上也得再摊开,多麻烦。”
婆婆气得直叹气,“你哪里像是个军人的媳妇儿!”
大伟打开门,就觉得气氛不对,媳妇儿在沙发上看电视,妈在厨房包饺子,两个人都是一声不吭。见大伟回来了,玲子从沙发上滚下来,一脸委屈地叫声老公,大伟忙问,怎么了。
婆婆站在厨房忙活,瞪着眼睛,“她这是恶人先告状。”
玲子委委屈屈地拉着大伟的手,“我没有,我不是恶人。”
之后的二十分钟,说实话,大伟并没有听清两个人各执一词嚷的是什么。两个人从厨房到客厅,两个女人,像是一千只鸭子,吵得累了一天的大伟头都大了。
他就听见玲子说:“吃饺子,天天都是吃饺子,难吃死了,我最讨厌——”
一听这话,大伟黑下脸来,“玲子,不爱吃你就饿着!”
玲子从来没见过大伟这么大声的说话,她反应了五秒才知道他说的是自己,一时间也忘记了回嘴,甩手进了卧室。
玲子躲在卧室里打电话给自己妈妈,电话立刻就接通了,听见妈妈的声音,“玲子啊,吃饭了没有啊?”玲子的眼泪就像是断线的珠子滚了出来。
“我还……没……吃。”玲子抽泣着。
“哎呀,宝宝啊,怎么哭了?受委屈了呀?不哭不哭,我的宝贝女儿最坚强了,哭对眼睛不好啊,我问问大伟到底是怎么了,乖啊,玲子乖。”
“你别……问了,没什么事。”玲子的眼泪和鼻涕流了一脸,只觉得说不出的委屈。
再多的海誓山盟还是抵不过细碎的日子吧?我爱的俊朗少年,坚毅、宽容、宠我、爱我,可是却是个妈宝男?
为了你,我吃了多少苦,可是我来东北到底是为了什么啊?我这么迁就都是为了谁啊?
门轻轻地开了,大伟走进来,他没有说话,从身后轻轻抱住了玲子。
“滚开,别碰我,呜呜,我讨厌你……”靠在大伟的肩上,玲子虽然又哭又闹,但却在大伟的怀里渐渐安静了下来。
“玲子,你知道吗,我父亲走的早,妈为了供我读书,一个人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。那时候我们娘俩很苦,但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吃点好的。
“我家园子里总种着几垄韭菜,一把韭菜,磕一个鸡蛋,就能给我包一顿饺子。为了这顿饺子,我妈得小心地算计着韭菜收割的日子,为了包这顿饺子,她天不亮就得起来。
“我早晨一起来,就看见桌子上用毛巾包着,扣着的铝盆里放着热气腾腾的饺子,她已经下地去干活了。我知道,她这一天吃的,可能都是苞米面的大饼子。
“你是南方人,你不爱吃饺子,我理解,可是玲子啊,饺子是我妈能做出的最好的东西了。你就这么当着她的面说难吃,你没看到她当时的表情,就像是个做错了事的孩子……”
说着话的大伟,声音越来越低,直至哽咽。
玲子回抱了大伟,用很低很低的声音说:“老公,我错了。”
两个人互相擦了眼泪,相视一笑,大伟拉着玲子的手,“走吧,我们吃饭去,都等着你呢。”
大伟拉着玲子走出卧室,餐厅里,桌子上摆的饺子一个未动,婆婆很不安地看着玲子,“饭我已经煮上了,马上就好,大伟你过来,你看看这菜得怎么做,我学一学。”
玲子的眼泪又下来了,她走过去拉住婆婆,“妈,别忙了,刚才是我不好,我们吃饺子。”
3
从那以后,也许是入乡随俗,玲子适应了北方的天气,更适应了北方的饮食。下班之后,玲子不再出来玩闹,连最喜欢的逛街也戒了,竟然像模像样地学起了包饺子。
她包的饺子,脸皮极厚,肚子里却是瘪瘪的,和婆婆包的皮薄大馅的饺子相差甚远,辨识度极高。
每次一端上桌,婆婆心疼儿子,赶紧往自己的碗里放玲子包的饺子,还一直告诉儿媳妇好吃,大伟看娘吃的这一碗饺子,皮厚的几乎咬不动,更是不忍,也挑玲子的饺子夹。
剩下的反而都是大肚子的婆婆包的饺子,玲子的饺子总被夹光。
结果就是,不管大伟和婆婆怎么劝,孕妇应该多休息,玲子却总是热情洋溢地忙里忙外,越帮越忙。
玲子是在单位的时候,突然临产的,她突然一阵难受,吓坏了办公室里的所有人,七手八脚,总算是叫了救护车。
打给大伟的电话,却打不通。
当机立断,电话打给了玲子的婆婆。
在这之前,我们去玲子家玩的时候,见过玲子的婆婆,一个朴素的老太太,不怎么说话,只是忙里忙外地给我们准备吃的。
怎么也没有想到,婆婆却像是准备好了一样,她赶在玲子进手术室之前来了医院,还拎着被子、小衣服、甚至是奶瓶这些东西。
玲子推进手术室之前,婆婆握着玲子的手,轻轻给玲子擦汗,“闺女,别怕,妈在外面等你。”
玲子的婆婆,虽然给玲子擦汗,但玲子进去之后,她的汗就下来了。
我们扶住她,“阿姨,你没事吧?”
“没事,我没事,只是,有点害怕。你们不知道啊,孩子,生孩子就是鬼门关走一遭,我家玲子平时就弱,玲子不会有什么事吧?”
护士出来的时候,她几乎是扑了过去,一下子抓住护士的手,“我闺女,闺女没事吧?”
以至于送进病房之后,护士都说:“不就是生个孩子嘛,可把你妈妈吓坏了。”
玲子看着婆婆,两个人相视一笑。
等大伟得到了消息,赶回来的时候,媳妇儿在床上、孩子在摇篮里、妈守着摇篮。
“媳妇儿,你辛苦了。”
玲子眨眨眼,“你猜,是男孩还是女孩?”
“男孩。”
“怎么?你不喜欢女孩?”
“人家都说,女孩长得像爸爸,要是女孩,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她。”
大伟妈一下子乐了,“来吧,过来看看你的倒霉闺女。”
三个人都笑了起来,屋子里温馨而且快乐。
如果能一直这么快乐,就好了。
4
从女孩到女人,褪去少女的青涩,承担更多的责任,是女人最大的成长。可谁也没有想到,玲子从女孩到女人,竟然由南方人变成了北方人。
有了孩子之后的玲子,说起话来,掐着腰,瞪着眼睛,说话完全是东北口音,比北方人更北方。与一年之前的细声细气,一脸娇羞的玲子比起来,简直是判若两人。
好事者就跑去问玲子,玲子拽着词说:“女子本弱,为母则刚。”
玲子白天上班的时候,婆婆在家里照顾孩子,晚上的时候换玲子来照顾。
婆婆白天要看着孩子,还要抽空做饭,收拾房间,洗衣服,婆婆很辛苦。
而玲子,白天要上班,晚上的时候还要半夜喂奶,哄孩子睡觉,玲子也很不容易。
两个人都忙里忙外,却出奇地合拍,而且一致拒绝了大伟提出的雇个人帮忙照顾孩子的想法。
玲子的女儿叫菲菲,菲菲会爬了,会走了,会说话了,到后来,奶奶牵着手,送去了幼儿园。
看似走在正轨上的小日子,总是因为不相干的人,变得脱离轨道。
大伟出事那天,是个很热的晴天。
电话是部队打来的,一次寻常打靶,两个孩子因为一点矛盾举起了枪。大伟是连长,他赶紧阻止,可是一个孩子在慌乱中还是扣动了扳机,大伟挡住了子弹。
玲子见到大伟的时候,大伟胸前染红了一大片,已经没有了呼吸。
“大伟!大伟!你醒一醒,我是玲子啊,我是你老婆,你看我一眼!你不要老婆了吗?那妈怎么办,菲菲怎么办,你说啊?你和我表白那天,你和我说,你不仅会保护祖国,更会保护我,我呢?我怎么办?你说啊。”她疯了一样摇着大伟。
凌乱的头发、嘶哑的嗓子、红肿的眼睛,玲子看人的眼神里是一种绝望的恨意,医院里是部队的领导,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。
想帮大伟整理仪容也遭到了拒绝,玲子抱着大伟,不允许任何人靠近。
“怎么办?”所有人束手无策。
大伟的兄弟擦擦眼睛,“叫老太太来吧,”
“能行吗?老太太快七十了吧。”
“实在没别的办法了,我见过老太太,是个明理的人,让她来劝劝嫂子吧。”
大伟妈在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一切,她安安静静的,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。到了医院,大伟妈看着披散着头发的儿媳,看着她怀里的儿子,她拉起了儿媳妇,“玲子,别哭了,妈来了,来,孩子,你看着我,别怕,妈在呢。”
玲子很茫然地抬起头,哇的一声又哭了出来,“妈,大伟走了,妈,我们怎么办啊?”
大伟的妈妈抱住儿媳妇,“大伟走了,还有菲菲呢,别哭了,你得好好的啊,妈不能没有了你。”
师长握着大伟妈的手,“阿姨,我没能照顾好大伟,我对不起您。”
“不,别这么说,你们都是好孩子,大伟也是,他救了个孩子,我儿子是好样的。”
屋子里没有一个人不流泪。
5
对于玲子来说,那段日子的记忆对她来说,始终很模糊。
婆婆忙里忙外地做着本该她做的各种事情,爸妈也特意赶来看她,可玲子躺在床上,谁来看望也不言语。她总是回忆起从前,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。
那时她大学刚开学,去图书馆借书,她长得娇小,图书馆书架最顶端的书总是够不到,她蹦了几次都差一点够到。正着急的时候,有人把那本书拿下来递给了她。